跳至主要內容

播客節目 II - 2025年11月

播客節目 II  : 如果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只是分析問題,而是與實踐者共同積極改造學習環境,將會如何?

 

 

鏈結:

 

講者:

  • 胡馨允 助理教授,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、全球教育研究所:芬蘭、歐洲與全球南方國家 (GRIFE)助理所長
  • Yrjö Engeström教授,赫尔辛基大学成人教育学教授、活动发展与学习研究中心主任,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荣休教授。

在我們最新的GRIFE Podcast中,胡馨允博士與「Change Laboratory」方法的創始人Yrjö Engeström教授展開對談。他們共同探索如何將學校轉變為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實驗室。

 

本集亮點:
🔍 為何稱作「實驗室」: 重點不在控制變因,而在營造一個安全的空間,進行真誠對話,並有效面對矛盾。
🔄 由下而上的路徑: 研究成果並非由研究者預先設定,而是與教師、學生和家長共同創造。
➡️ 「實驗室」作為一種啟發: 它是一個安全的空間,旨在無須壓抑地處理困難且矛盾的問題。
➡️ 核心目標: 打破「自我應驗的預言」,從關注學生缺陷的視角,轉向理解系統性的根本原因。

 

在本系列中,Engeström教授將解釋這種植根於「Cultural-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」的方法,如何幫助打破惡性循環,並賦權整個學習社群。

 

正如Engeström教授所言,具創造性的研究應該要能帶給我們驚喜,而不僅僅是證實我們已知的事物。